北京总部(全国通用)
400-090-3910
上海分部
13911340419
广州分部
13161766437
上周,国务院正式发布《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,互联网金融行业迎来了今年以来最为严苛的合规整治风暴。不少互联网金融企业选择转型,但是互融云互联网金融系统小编提醒大家,转型之前要先看看以下这几点。
互联网金融企业想清楚再转型
两个月前,银监会等四部门共同发布的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》,对网贷借款限额做了严格规定,这就极大限制了网贷平台资产端的发展,新规还禁止平台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、证券化资产、信托资产、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。加上平台要继续从事网贷业务,其合规成本高昂,于是都把目光转向了消费金融。但是转型消费金融也面临重重阻碍。
首先,场景。目前消费金融业务主要有消费抵押贷和消费分期贷两类模式,无论哪种,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场景中的,比如汽车消费分期,租房消费分期等。缺乏场景支撑的互金企业转型消费金融,不仅获客成本高,在识别用户求真实性和风控成本上,难度也更大。
其次,风控和资金实力。无论互联网金融还是消费金融,本质上都是金融。做金融首要的是风控能力,就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,任何一家互金企业的风控能力都无法与传统金融企业相比。互金企业也需要有便宜的资金来源以向用户发放消费贷款,但目前来看这似乎并不容易,前面提到,网贷新规也对互金平台的资产证券化进行了限制,这样就更增加了平台的资金成本。
最后,合规性。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受到如此严格的整治,就是因为其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监管的底线,给金融系统带来极大隐患,特别是在金融跨界方面。转型消费金融或者其它领域,固然可以避开原领域的合规约束,却要面临新领域的合规要求,比如转型做消费金融的互金企业。当行业鱼龙混杂的时候,也是风险高发的时候,一旦出现恶性案件,政策收紧,那些才匆匆转型的互金企业恐怕又要面临如今互金整风的情况了。
金融科技是个好出路
观察今年以来很多互金企业的动态会发现,他们将自身的定位从此前的“互联网金融”变成了“金融科技”,虽然追了热点,博了噱头,却未改变本质。有业内人士指出,互联网金融看作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的创新,是将传统金融行业的一些业务转移到了线上,并未给金融行业带来切实改变。而金融科技则是一种全新的金融产品。这种金融产品主要是利用大数据、区块链等互联网创新技术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,并带给用户以全新的体验。
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越来越走向正轨的趋势下,在合规的前提下,转型向金融科技企业发展,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。既可以降低合规成本,又符合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定位,同时也是风口行业。
有统计显示,目前Fintech历经1.0阶段(软硬件销售和服务)到3.0阶段(基于金融牌照+科技直接展业)发展后开始走向成熟,相较互联网金融主要停留在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,Fintech全面融入支付、借贷、零售银行、保险、财富管理、交易结算六大金融领域。
互融云互联网金融系统产品经理认为,金融科技的确是个不错的方向,但是选择对的才最重要。